写这篇文章源于我经历过的一次生产事故,在某家公司的时候,有个服务会收集业务系统的日志,此服务的开发人员在给业务系统的sdk中就因为使用了LinkedList,又没有做并发控制,就造成了此服务经常不能正常收集到业务系统的日志(丢日志以及日志上报的线程停止运行)。看一下add()方法的源码,我们就可以知道原因了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|
|
demo Lesson2LinkedListThreads 展示了在多线程且没有做并发控制的环境下,size的值远远大于了队列的实际值,100个线程,每个添加1000个元素,最后实际只加进去2030个元素:
List的变量size值为:88371
第2031个元素取出为null解决方案,使用锁或者使用ConcurrentLinkedQueue、LinkedBlockingQueue等支持添加元素为原子操作的队列。
上一节我们已经分析过LinkedBlockingQueue的put等方法的源码,是使用ReentrantLock来实现的添加元素原子操作。我们再简单看一下高并发queue的add和offer()方法,方法中使用了CAS来实现的无锁的原子操作:
public boolean add(E e) {
return offer(e); }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|
|
接下来,我们再利用高并发queue对上面的demo进行改造,大家只要改变demo中的内容,讲下面两行的注释内容颠倒,即可发现没有丢失任何的元素:
public static LinkedList list = new LinkedList();
//public static ConcurrentLinkedQueue list = new ConcurrentLinkedQueue();再看一下高性能queue的poll()方法,才觉得NB,取元素的方法也用CAS实现了原子操作,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,当我们在不那么在意元素处理顺序的情况下,队列元素的消费者,完全可以是多个,不会丢任何数据:
public E poll() { restartFromHead: for (;;) { for (Nodeh = head, p = h, q;;) { E item = p.item; if (item != null && p.casItem(item, null)) { // Successful CAS is the linearization point // for item to be removed from this queue. if (p != h) // hop two nodes at a time updateHead(h, ((q = p.next) != null) ? q : p); return item; } else if ((q = p.next) == null) { updateHead(h, p); return null; } else if (p == q) continue restartFromHead; else p = q; } } }
关于ConcurrentLinked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:
1.LinkedBlockingQueue是使用锁机制,ConcurrentLinkedQueue是使用CAS算法,虽然LinkedBlockingQueue的底层获取锁也是使用的CAS算法
2.关于取元素,ConcurrentLinkedQueue不支持阻塞去取元素,LinkedBlockingQueue支持阻塞的take()方法,如若大家需要ConcurrentLinkedQueue的消费者产生阻塞效果,需要自行实现
3.关于插入元素的性能,从字面上和代码简单的分析来看ConcurrentLinkedQueue肯定是最快的,但是这个也要看具体的测试场景,我做了两个简单的demo做测试,测试的结果如下,两个的性能差不多,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,尤其在多cpu的服务器上,有锁和无锁的差距便体现出来了,ConcurrentLinkedQueue会比LinkedBlockingQueue快很多:
demo Lesson2ConcurrentLinkedQueuePerform:在使用ConcurrentLinkedQueue的情况下100个线程循环增加的元素数为:33828193
demo Lesson2LinkedBlockingQueuePerform:在使用LinkedBlockingQueue的情况下100个线程循环增加的元素数为:33827382